文/罗华昌中医
古中医防未病,保民众大健康。图片
年轻人,上了年纪的人,都在熬夜。刷手机、赶方案,躺下了也睡不着。大家不知道,熬夜熬的不只是时间,是身体里的 “阴液”,像家里的油灯,油被耗干了,灯芯就会越来越暗,时间长了,这 “灯” 就快灭了。
熬夜最伤的是肾水,肾主水,是身体阴液的根本。肾水被熬夜一点点耗干,各种问题就来了。嘴巴里老长溃疡,好了又犯,疼得吃不了东西;有的人手心脚心总发烫,夏天不敢碰凉东西,冬天又比别人更怕冷;还有的人早上起来喉咙干得像要冒烟,喝多少水都不管用。这些都是阴液不足,虚火往上冒的表现。虚火一烧起来,体内的津液就会变稠,慢慢变成痰,堵在胸口就觉得闷,堵在嗓子里就总觉得有东西咳不出来,时间长了,这些痰火搅在一起,就成了老辈人说的 “劳病”,缠缠绵绵好不了。
从西医来看,长期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,让内分泌失调,免疫系统也会跟着出问题,抵抗力一下降,感冒、炎症就总找上门。而且熬夜会让肾脏得不到充分休息,影响肾功能,时间长了可能出现蛋白尿、水肿这些问题;对消化系统也不好,胃黏膜在夜间会修复,熬夜会让修复过程中断,容易引发胃炎、胃溃疡;还会影响心血管健康,增加高血压、冠心病的风险,日积月累,身体就垮了。
“人卧则血归于肝”“肾主水,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”,《黄帝内经》里也提到 “阳气者,一日而主外,平旦人气生,日中而阳气隆,日西而阳气已虚,气门乃闭。是故暮而收拒,无扰筋骨,无见雾露,反此三时,形乃困薄”,意思就是人到了晚上就该休息,让阳气收敛,要是违背了这个规律,身体就会越来越虚弱。这些话放到现在,还是特别有道理,可很多人就是不当回事,觉得偶尔熬一次没关系,殊不知 “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”,小毛病慢慢就会变成大问题。
针对熬夜耗干阴液的人,我常用一个基础方。五味子 6-9 克,川麦冬 9-15 克,砂仁 6-9 克,党参 15-30 克,陈皮 6-9 克,生甘草 6-9 克,山药 15-30 克,白芥子 6-9 克,百合 9-15 克,龟甲 9-15 克。水煎服,一副药煎两次,早晚温服。
这个方子主要能应对阴液耗干、虚火内生兼痰湿的情况,像熬夜后常见的口干咽燥、手心发烫、反复口腔溃疡,还有咳吐黏痰、胸口发闷,以及神疲乏力、睡眠浅、腰膝酸软等症状,都能起到一定的滋阴润燥、化痰降火、益气安神的调理作用。
方中五味子能收敛,把耗散的阴液收回来,还能养肾,补补根本;川麦冬滋阴润燥,对喉咙干、手心烫这些虚火症状特别管用;砂仁能理气,防止补阴的药太滋腻,堵在肠胃里不消化,毕竟很多熬夜的人脾胃功能也弱;党参补气,气能生阴;陈皮化痰,把虚火熬出来的痰化掉,让胸口不那么闷;生甘草调和药性,让这些药在一起发挥作用,又不会互相冲突;山药健脾益肾,脾胃好了才能更好地吸收营养,帮着补阴;白芥子能温化寒痰,有的人体虚久了会有寒痰,用它刚好能化解;龟甲滋阴潜阳,把往上飘的虚火压下去,还能补肝肾,让阴液的根本更稳固。这些药配在一起,既能添油补阴,又能调理身体里的痰火,慢慢把耗干的阴液补回来,身体自然就舒服了。
当然,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,方子也得跟着调整。比如睡眠不好,躺下翻来覆去睡不着,还容易醒,就可以加黄连 3-6 克、炒酸枣仁 15-30 克,黄连能清虚火,炒酸枣仁能安神,帮着改善睡眠;吃饭不香,没胃口,吃一点就觉得饱,就加白蔻仁 3-6 克、炒麦芽 15-20 克,白蔻仁醒脾,炒麦芽消食,让胃口好起来;口干得特别厉害,舌头都裂了,就加玉竹 9-15 克、石斛 9-12 克,这两味药滋阴润燥的效果更好,能缓解口干;手心脚心烫得厉害,晚上睡觉都得伸到被子外面,就加知母 9-12 克、丹皮 9-10 克,知母清下焦虚火,丹皮凉血,能减轻手脚烫的症状;有的人咳嗽有痰,痰是白色的还很稀,就加茯苓 15-20 克、半夏 6-9 克,茯苓祛湿,半夏化痰,把痰排出去;情绪不好,总觉得烦躁、爱发脾气,就加白芍 12-15 克、郁金 9-10 克,白芍养肝阴,郁金疏肝气,让情绪稳下来;有的人大便干,好几天才排一次,就加玄参 12-15 克、火麻仁 15-20 克,玄参滋阴,火麻仁润肠,帮着通大便;有的人腰膝酸软,站久了、走久了就觉得累,就加熟地 15-20 克、山茱萸 12-15 克,熟地补肝肾阴,山茱萸收敛,能缓解腰酸;容易出汗,稍微一动就满头大汗,就加浮小麦 15-20 克、煅牡蛎 15-20 克,浮小麦和煅牡蛎都能收敛止汗,减少津液流失;眼睛干涩,看东西模糊,就加枸杞子 12-15 克、菊花 9-10 克,枸杞子养肝明目,菊花清肝,能改善眼干。
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跟大家科普一下熬夜耗阴液的危害。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症状也有差别,就像同样是熬夜,有的人是肾阴虚,有的人是肺阴虚,调理的方法也不一样。“千人千方”,有问题得找专业的医生面诊,希望大家都能重视熬夜的问题,少熬夜,多休息,把身体里的 “阴液” 养足了,身体才能健康,寿命才能更长久。
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?公众号留言,我为你专业分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安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